English繁体中文
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生思想 > 解读书生 > 

谈魏书生教学法的实用性

  来源:weishusheng.org 点击:4488次 日期:2016-8-12
关键词:魏书生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被誉为中国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先生,以其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方法,冲破了语文教学的束缚,宛如一沐春风,清新拂面而来,使我们这些致力于课程改革的后辈教师茅塞顿开。细细研读其教学论著,感触颇深。尤其是魏先生倡导的“语文教学要朝着民主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民主化要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科学化要解决学生会学问题,使语文学习制度化、自动化”的方法,付诸教学实践,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其收效是十分显著的。

现以《〈咏柳〉赏析》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如何运用魏氏教学“民主化”、“科学化”理论来指导学生欣赏诗歌方法的一些粗浅体会。

本学期我代初一两个班的语文课。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刚进校不久,就组织开展了“每日一诗”的诗歌朗诵活动。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但我发现大家仅仅限于熟读而已??更深的理解诗意、欣赏意境几乎谈不上??因此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魏氏教学法,以第六单元21课《<咏柳>赏析》为例??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前提下??确定这课的学习重点之一为“学习欣赏诗歌的方法”??试图让学生从中学习一些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掌握欣赏的一般规律,举一反三,提高学习诗歌的兴趣。具体分四个步骤:

一、学生自己欣赏

贺知章的诗以绝句见长,《咏柳》宛若一轴清新淡雅的水墨画,意境鲜明。耐人寻味,但并非人人都可进入这个境界。鉴于该诗同学们在小学已经读过,在讲课时,我首先要求他们回忆四句诗,并试着自己欣赏。学生一般都能说上几句,不过大多局限于对字面的解释。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句讲成:像用碧玉妆饰成的一棵高高的柳树。仅此而已。

二、引导学生分析

这一步至关重要,既要让学生有全新感受,又不至于觉得距离太遥远,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上对欣赏诗歌的方法有所认识。为此,我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引导:

1.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以“碧玉”为例,有两种意思:鲜嫩新翠;年轻貌美的女子。悟出“碧玉”的双关义后,再来理解“碧玉”一句就不再是上面单调呆板的画面了。我们想像中那绿柳,就有了色彩、光泽;同时还迎风轻摆、袅娜多姿,宛若亭亭玉立的少女,使柳树更加楚楚动人。

2.从总体上体会诗的意境:探讨一下作者写本诗的目的(主题),再探讨本诗的层次变化:大处着眼、愈写愈细,由猜测转到春风的描写上,开辟出了新的艺术境界。

三、学生精读课文

(1)勾画、圈点、批注关键词语;

(2)分析文章层次;

(3)学一些欣赏的方法(合作探究)。

四、引导学生归纳

这一步是使学生把前面的感性认识以及通过精读所学的知识上升到理论高度上来。

从这片赏析文字看,应怎样进行诗歌赏析?

1.赏析的第一步,适当解释诗句,点出诗句的妙处。特别是要咀嚼玩味关键词语。

2.赏析的第二步,分析归纳其艺术特点。

3.就某一艺术特点来说,要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阐发诗中的意境,提示诗歌形象的美感;要深入理解诗中形象的内涵,阐发诗的旨意,要具体分析诗的表现手法,阐发高明的艺术技巧。另外在赏析诗歌时,还要因文而异,执意把握其精髓。

通过以上几步,学生基本上有了可以之“法”、可循之“章”。在掌握“法”与“章”后,对“诗歌欣赏”’这个词语就不再那么生疏。将为他们以后欣赏奠定一定的基础。在以后的“每日一诗”活动中,由于有意识地加进了“诗歌赏析”的内容,并由推荐诗的同学负责讲评,同学们从推荐———朗读———欣赏全面了解,有的还加进了时代背景的内容,学习兴趣空前高涨。经考察,效果也很明显。

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如何进一步使魏氏教学法深入运用,还需要以更大努力付诸实践。不过我深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开拓语文教学民主化、科学化新领域是能够实现的。

您是第 位访客

魏书生教育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同文中学102室 电话:010-59796062

邮箱:lianxi#weishusheng.org.cn 京ICP备13029397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对您构成了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